“你羡慕我的名校光环,我在哈佛痛不欲生!”
“在美国大学哭都没地方哭”!
在许多国内家长的传统认知里,能够考上藤校、留学美国的孩子,都是十项全能、自带光环、令人艳羡。
然而,一份滑铁卢大学华裔女大学生自制的“美国高校哭泣地图”,打破了无数人对留学生光鲜亮丽的印象,也暴露了美国名校的地狱真相:即使在国内成绩全A的顶尖生,依然可能在美国大学的巨大压力下“痛不欲生”。
▲地图上,每一个蓝色标记,都是留学生们五星好评的“私密哭泣点”,意味着你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哭泣,释放压力。(图源:CBC)
同时,还有美媒报道,据美国教育评估机构统计,五年内有大约8000个中国留学生被大学开除或退学,其中,近6成是因GPA过低。
种种事实,让中国父母震惊不已。
原以为,我们倾尽全力培养出的孩子,突破千军万马拿下名校offer,已经是站在同龄人的金字塔尖,前方应是一片坦途。
然而,为什么这些优秀的孩子,出国后却Hold不住美国的大学?
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
让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里“苦苦挣扎”
事实上,当许多中国留学生手握offer,踏入美国名校校园时,就会清晰地感受到:
美国名校颠覆传统的开放式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极限挑战”。
首先,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是需要学生自己挑起来的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教授们不会在每节课后给你反馈,更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给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就需要你自己去博览群书,形成观点;列出一长串的数目,就等于划定了考试的范围,而最终考试的题目,可能只是其中一本书里的一段话。(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学校的信息,请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华裔女孩郑爱欣以手握所6封美国TOP大学offer的成绩考入哥大,但在入学之初,依然感觉“压力山大”,哪怕之前考试成绩多么地好,到了美国大学里,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图源:《生活在别处》)
其次,美国大学的作业和考试,往往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甚至有许多是虚拟的、假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有足够的论据来支撑,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挑战,或至少帮助他们获得独立思考的工具。”
▲考上哈佛商学院的华裔女孩Vicky曾在采访中说,商学院的成绩有50%是看课堂发言。每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表达观点且有逻辑去证明论点。(图源:哈佛官网)
种种这些,让许多在出国前对美国大学认知不足的学生,感到难以适应。
有人尽管做好了要吃苦拼搏的准备,但依然“倒”在教授严苛的学习要求下;
▲哥大巨大的课业强度压力,让中国留学生张之豪深感疲惫,“一周总有个几天要在学校通宵。”《常春藤零距离》
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则折翼于无法转换思路,以应对美国大学这种完全开放式的学习模式。
他们习惯以学业结果为导向,但实际上,一堆精心整理的笔记卡片不能轻松促成一篇论文,历史考试的问题也都是假设场景,而非努力记住的历史事件……这让在国内凭借努力学习的精神和毅力成为天之骄子的中国留学生们,在美国的大学里,成为了“深感无力”的一群人。
▲纽约大学教授Rebecca Kar(中)l曾指出,不是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做好了学习的准备,他们中的许多人只顾着寻找“正确答案”,结果无法达到美国教授所要求的学习效果。(图源:nuvoices)
这些事实,尽管扎心,却告诉了所有留学家庭一个不容忽略的道理:
留学,不止是拿到offer这么简单。
想要孩子能在海外名校中顺利走到毕业,显然,只靠会刷题,拿高分是不够的。需要中国父母和孩子在前期一起做好的功课,还有很多,很多……
在送孩子站上世界舞台之前
父母们先要做好这些准备
如前文所说,留学不是“手握offer就坐等毕业”,想要在海外大学的巨大压力下“存活”下来,播播老师建议每个父母都应做好这些前期准备:
1、排名之外,对美国大学要有更全面的认知
许多父母在决定申请哪所大学时,太过看重学校的排名。但对海外大学的教育体系,了解不深,导致孩子出国后,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
在决定留学前,播播老师建议大家需要对目的地文化、经济,以及大学的课程、学业、教学方式等做足功课,在综合了解之后,再做决定。(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学校的信息,请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2、过程导向,以成长的心态来看待留学这件事
许多在国内成绩优秀的孩子,到了国外往往因习惯以结果为导向,拿不到A就陷入焦虑中。
事实上,留学生涯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心态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诸多未知的变化与挑战,留学生活会更有意义与价值。
为孩子选一个好学校
3、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全面素质发展
在留学生涯里,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重要;美国大学教育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两点需要家长在国内阶段的日常生活中,就开始对孩子有针对性地培养起来。
挖掘孩子兴趣、多对日常问题进行讨论、着眼于孩子本身的成长与发展……做好这些,能为孩子日后的留学生活打下基础。
4、提前规划,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国际化学校做好衔接
除了日常家庭教育方面,在国内阶段为孩子寻找一所合适的国际化学校做好衔接,也非常重要。(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学校的信息,请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国际化学校,往往有融合全球的专业师资和教育资源,在孩子早期的时候,就能让他们对国际化教育的方式和理念,有所了解和亲身浸润;
在诺德安达学校,学生可以通过“全球校园”学习平台,与学校集团旗下其他国家的学生共同上课,交流合作。
同时,这些学校不仅在课程上助力孩子申请海外大学,在教学理念上也多采取中西贯通的“融合教育体系”,这对孩子未来适应海外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为每位同学设置了“三位一体导师制度”,进入橄榄树高中部的学生,将受到德育导师、生活导师以及升学导师在树立三观、尊重文化、生活关顾、留学申请等全方面指导。(图源丨学校官网)
毕竟,我们努力付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能成为顶着亮丽光环的“名校生”,更是为了让他们能收获真正的成长,在未来人生路上,走得幸福、快乐。

2025-07-05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2
2025-06-28
2025-06-26
2025-06-25
2025-05-16
2025-05-15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