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党必看|选校漏看这项指标,开学上课直接“凉凉”?
在开始申请之前,school research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会从学校的排名、教育风格、地理位置、校园生活等角度来了解学校,然而,有一个角度是很多同学没想到,却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美国大学的通识课要求,尤其是主英辅美的同学,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众所周知,美国大学推崇通识教育,新生入学的大一到大二,有大量的通识课程供大家选择,这类课程统称为General Education(GE)。GE让大家有机会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入门知识,不论是对还未确定自己专业取向的同学,还是对有意愿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是,在一些情况下,GE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毕业!
01
“偏科党”的噩梦
大一入学,不管你是已定专业还是专业未定,都会领到一份通识教育要求列表,上面密密麻麻罗列了几百门课程供你选择,虽然你不用修完上面所有的课,但是你需要在每一个大类别里面挑选几门,来满足相应的学分。
通常来说,GE会分为这么几大类——自然科学与实验、社会与行为科学、人文与艺术、语言、数理逻辑推理、写作与批判性思维。
看到这里,IB体系的同学应该已经感觉到一丝熟悉了,没错,这种选择模式意味着你一旦有偏科现象,就会非常痛苦。而很多中国学生恰恰会有偏科的问题,尤其是主申英国的同学,英国的申请要求不需要全面开花,专攻某一个专业即可,所以有大量偏科(尤其是偏理工科)的学生,他们往往会非常头疼于人文类课程和写作类课程。
不过,不同学校对于GE的必修要求是不同的,有些学校对文科类要求很重,而在理工科院校可能比重就会比较轻一些,举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以必修课多闻名,哥大特色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包括——一年的当代文明(CC),一年的文学与人文(Lithum),音乐与人文(Musichum),艺术与人文(Arthum),两门全球核心课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文课程,比如东亚研究),两门体育(需要通过一个游泳测试),两个科学要求,还有一门科学研究课,一门大学写作课。
仅看课程列表就已经可以感受到文科类课程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对于偏科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哥大的核心课程基本上可以用“魔鬼”来形容。
MIT的GE共有六大类,其中科学核心课程(Science core)、实验室要求(Laboratory requirement)和REST要求(Restricted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quirement)对理工科学生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剩下的三大类:
✪ HASS要求:只要求选修3-4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科目(选择非常丰富,其中还不乏有计算机和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这样的理工科专业与社会科学的融合课程);✪ 沟通要求:四门沟通密集型课程,其中至少两门与专业相关(也就是可以四门都与专业相关);✪ 体育要求:至少四门体育课。
对比同为全美排名第二的哥大,MIT的GE要求理科生看了真的梦里都笑醒啦!
通识课程虽然不是专业课,重要程度却完全不亚于专业课,如果不能完成GE课程的要求,即使专业课全A,也无法拿到毕业证。所以我们在进行school research的时候,也应该把GE要求作为一个重要项去考察。
02
有些通识课真的学!不!会!
除了刚才说到的对“偏科党”不友好,其实在五花八门的GE中,还有一些课程是真的太难了!如果有一个学校把这样的高难度课程划进必修课的范畴,那很多同学真的是欲哭无泪,只能坐等一个不理想的成绩了。
比方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ERC学院就有一门让人叫苦连连的GE课程。由于UCSD是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来划分学院,所以每个学院也会根据自己的培养理念来设置GE要求。
ERC学院(Eleanor Roosevelt College)的理念是培养国际化素养的人才,所以学院集结了不同院系的教授,制作了一个GE系列课程,命名为“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MMW)”,学院学生需要连续上五个学期的MMW,通过考试后才能毕业。
MMW融合了政治、宗教、历史、哲学、文学等各种学科,阅读材料里常常出现大量的古英语甚至是其他国家语言的词汇,学习时的绝望程度不亚于老外在中国学文言文……
而且,和我们平时学习历史不同的是,MMW的学习材料中没有任何总结好的“概念”、“事件”、“影响”,所有材料都是原文文献,例如学习公元前的古巴比伦时代,就要求去读整本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学习基督教,就要求去读《圣经》。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学到中国的思想家时,去读英文版的《论语》和《道德经》……
很多同学是在进入ERC之后才第一次了解到MMW的课程,用“欲哭无泪”来形容真的一点也不过分,恨只恨自己选校的时候为什么不把research做的更加精细一点呢
所以,除了理科生想要避开文史哲类课程过多的院校,不论文理科生,基本上都希望能够避开宗教类课程必修的学校。
当然,如果你已经进入某个学校,不得不选择一些对你来说比较困难的课程,也不用感到“绝望”,因为大部分的学校都会有一部分的课程允许你使用pnp(pass/no pass)/no credit的方式来评分,这样对课程学习的要求会大大下降,只要过了及格线即可。不过,通常pnp的额度是有限的,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把机会浪费在GE课程上。
最后总结一下,在当前这个阶段,很多同学和家长可能会更关心“如何申请到一个优秀的院校”,但是毕竟我们要做的选择关系着未来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虽然通识课程是我们进入大学以后才要面对的任务,我们还是应该尽早的规避掉未来可能会面对的风险。
所以,大家的school research不要再仅仅局限于查一查学校的排名、地理位置之类的了,通识教育的要求往往可以折射出学校的培养目标,评判自己和学校到底是不是相契合,才是做school research的终极目标!

2025-07-05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2
2025-06-28
2025-06-26
2025-06-25
2025-05-16
2025-05-15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