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筛选

港校打假风暴来袭!港大、港中文直言:内地学生居多!或对未来内地学生申请造成影响...

来源:渊学通
发布时间:2025-10-25

港校申请季开始半个月了,各类所谓“港大保录”“名校直升”“绿色通道”的骗局又死灰复燃,不仅是我们有看到,学校也看到了也查证到了——


香港大学与中文大学先后披露,本学年共发现数百宗涉嫌持假学历申请入读的非本地生个案,引发社会对学术诚信问题的高度关注。


香港大学声明



香港大学(港大)留意到近期社交媒体上有帖子称,可通过中介申请港大,还承诺入学要求低,无需标准成绩、雅思或托福分数、本科背景或其他要求即可直接录取。


这些说法完全毫无根据,校方保留对相关责任人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港大并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在中国大陆招生或录取学生,也没有所谓教授推荐非本地学生入学的“内部推荐”机制。


有意申请港大的非本地申请人必须直接向校方提交申请,只有符合必要要求的合格申请人会被考虑录取。录取具有竞争性,且基于择优原则。


若发现学生伪造学术证明文件,港大将根据学校章程对其采取纪律处分,撤销其学生身份。


不要觉得只是危言耸听,去年年底,港大就已经清退了造假学生,特别是这一位——


70万造假读港大被开除



南京的李女士耗费70万元,借助中介机构之力为孩子申请香港大学的入学资格。孩子顺利入学就读了一年有余后,却意外收到校方通知,因其入学材料存在问题而被退学处理。


李女士随即找到中介机构要求给个说法,中介机构马上将70万款项全额退回。但李女士对此并不满意。


她提出,若孩子本身不符合香港大学入学要求,中介机构有责任提前如实相告,而不是私自伪造美国高中的学籍身份以及IB成绩等材料。


据李女士透露,孩子当年高考文科成绩实际上具备被211院校录取的水平,如今遭遇退学,这对孩子和家庭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所以李女士要求中介机构赔偿200万元。


不过中介机构觉得这一赔偿金额太过离谱,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协商成功。


法律界相关人士表明,李女士作为服务的消费者,若因商家存在隐瞒关键信息、虚构不实事实的情况而遭受损失,是能够依法主张最高为购买该项服务金额3倍以内的赔偿。


当下,李女士已经向警方报案,同时也向所属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情况反映。相关执法人员已经针对此事件正式开展调查工作。


简而言之,就是造假!


相信很多有着名校名校的家长同学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保录广告,周老师也是直播中提到过,其实都是材料造假,不要掉进陷阱了!


造假事件影响深远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连续在社交媒体发文,严辞批评假学历现象。他将假文书的危害比作“伪钞”,强调必须严肃处理。


“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专业服务,靠的都是法治和诚信。”梁振英指出,“香港的诚信受损,香港就不是香港,对国家的作用就会被严重削弱。”



他进一步表示,假学历问题不仅影响大学招生公平,更损害香港乃至国家的国际声誉。


“对外,不容十四亿人的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在世人面前受损;对内,不能损害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感情。”


当然,这是从宏观层面产生的影响。


从更具体、更直接的角度来看,这类虚假申请中介的误导行为,很可能会让港大对内地学生群体产生普遍的不信任感。


这种负面印象一旦形成,不仅会让学校在后续审核内地学生申请时,可能增设更严格的核查环节、提高隐性门槛,还会直接影响到那些真正认真读书、按正规流程准备申请的学生——他们的材料可能会因整体信任度下降而面临更严苛的审视,甚至优质的申请也可能因此错失机会。


要知道,在海外高校的认知里,内地学生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具有关联性的群体,少数人的不当行为,最终可能需要整个群体来承担信任成本。


在追求学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务必坚守正道,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与真才实学,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参与各类考试。


切不可被一时的便利或虚荣所迷惑,妄图通过走歪门邪道来达成目的。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申请季获得满意的成果!


渊学通留学
专注国际课程规划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