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环科/生物考情:时间安排和逻辑推断是拿分关键
AP环科/生物考情:时间安排和逻辑推断是拿分关键
嗨同学们大家好呀,在北京时间5.19号凌晨两点开考生物学,5.19号凌晨四点开考环境科学,亲爱的TD小伙伴们,你们考的怎么样?
由于为了防止有考生作弊,CB这次也是拼尽全力,准备了多套试卷,如果大家遇到了本篇推送中没有cover到的题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交流!
环境科学
第一题
第一道题总体来讲,难度适中,从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来看,主要包括大纲要求的Unit 6,7能源和大气污染以及experiment design类的问题,这几类问题在官方之前放出的sample questions里面都有体现,地面臭氧污染和能源类的题目在历年的FRQ里出现频率也较高,因此难度并不大。
比较有挑战性的可能就是答题时间,浏览了一下本题包括12个小问题,平均一道题的答题时间大概是2分钟,可能对有些答题时间把握上练习不够的同学会有压力。而且这道题目分了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题干文本需要理解,可能会影响到答题时间。
此外,实验设计类题目属于今年比较新的题型,具有较高的开放性,考前练习较少或者对于相关基础概念掌握不够扎实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有点难。
(a)-(d)是关于Unit 6 能源相关的问题。
a)问是分析图表描述趋势变化,这类题难度较低,就是要注意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紧密结合图表的数据信息,例如本题th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from wind in Texas rose/increase from 6.4% of 2009 to 20.21% of 2019,如果没有数据只说增加了,可能会不够specific。
b)问仍然要结合图表的信息,可以看出燃煤发电的比例从2009年36.8%降到2019年的20.02%,表明煤的燃烧减少,题目问的是environmental change, 大家直观地应该可以联想到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less combustion of coals leads less emission of air pollutants such as sulfur dioxide, PM, mercury, lead, arsenic, thu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pollutants in atmosphere will decline. 写到某一方面的环境变化就可以,不需要全面。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很容易能够联想到的题型。
c)问要找出2009年可以用于发电但是没有在图表里的一种non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排除图里的coal, natural gas, nuclear,只剩下了oil. 所以难度也不大,比较重要的就是后面的describe,这个Task word一般要求描述的是所指topic相关的特点,可以提到的内容包括oil 自己的一些特点,以及石油用来发电大致过程等等。本题难度中等。
d)问难度不大,由于政府给风能发电相关产品提供了补贴和税率优惠,会导致大众更愿意选择风能相关产品,在其他能源消费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对natural gas发电的消费量会下降,因而用天然气产能的比例也会下降。
(e)-(h)考察的是Unit 7大气污染相关的问题,本题主体就是光化学烟雾或者tropospheric ozone。
e) 问主要考察tropospheric ozone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记得结合图表信息,LA臭氧污染的天数达90天,臭氧是respiratory irritant, long-term exposure to tropospheric ozone may lead to respiratory illness or inducing asthma. 本题应该说难度不大,最主要的是结合题干信息。
f)问的题目问费城的factories 或者 industries可能做了什么变化,导致臭氧污染天数减少了,依然是要结合臭氧形成的要素,我们学过臭氧形成的2个precursor, 一个是NOX, 一个是VOCs, NOX 主要来源于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VOCs比较多例如干洗店,或者加油站加油时溅出来的汽油,以及开车拍出来的尾气等,针对其中一个要素写一个改进的措施就可以。例如Factories use equipment or new technologies to remove NOX before emission of the waste gas. 本题难度中等。
g)问让我们解释为什么纽约人口密度最大,臭氧污染天数反而较少呢?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臭氧污染形成的条件,必须有ample sunshine,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纽约的average annual sunshine 是四个城市中最少的,也就说这个地方的sunlight相对较少,导致臭氧形成的量也较少。本题难度中等。
h)这道题目考察的还是Unit 6的能源问题,里面有一个关键信息说当地气候是hot and arid, 那solar energy应该比较丰富,又问说怎样利用landscape, 即本地的景观或者地形提高自己家的能源效率,基本可以定位在passive solar design, 例如房子坐北朝南,冬天阳光角度较低的时候穿过玻璃照进屋子,能够减少冬天取暖消耗能源;加房檐overhang 以及 shutter window 用来在夏天阻挡阳光进入房间,可以减少空调用电量,从而提高自己家的energy efficiency。本题可能难度会较大。
(i)-(l)问主要是experiment design类的题型,考前的sample question已经出现过。
本题的背景就是学生要调查在停车场接触到的大气污染的浓度高低,选择了不同的燃料车型,diesel-powered bus, natural gas-powered bus, large and small cars (汽车大部分用gasoline)。
i)问找出independent variable, 我们发现实验里面变化的就是不同的燃料,different fuel types which powered the vehicles。题目难度不大,主要可能在于清晰的描述和表达。
j)这道题目让我们找出一个在题干里面没有提到的variable, 而且这个变量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因为采样其实是在车停的时候用一片白色纤维在尾气排放管出停留5分钟搜集尾气,那我们得想一个问题,这些车每分钟排放出来的废气量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么采集回来的样品去测PM的含量可能不具有可比性。本题难度相对较大。
k)这道题目让我们再描述一种替代的比较实际的采样方法,刚刚我们在上一题有提到有可能同样时间内不同车尾气排放量不同,那可不可以用注射器之类的带有刻度的设备,抽取一管废气,这个气体的量应该能够保证一致。当然还有别的思路,仅供大家参考。本题难度相对较大,不太容易想到。
l)这道题目第一句说出了一个重点,怎样能让实验结果更reliable, 很简单,给每一个实验组包括对照组都设置重复replicates, 用测得的值的平均值作为结果更可靠。
第二题
第二道题目主要涉及的是ecology以及agriculture相关的知识,总体难度应该在中等,其中可能比较难的知识点就是(a)问,这类问题在往年的FRQ中几乎没有出现类似的考察方式,因此对大家基础概念的把握要求较高。其他的(c)到(l)部分是农业相关类的知识,提问方式也比较常见,对于认真备考的同学来讲挑战性不大。
(a)和(b)考察的主要是Unit 1 中的terrestrial biome以及Unit 3的ecological niche。
a)这道题目从图中可以看出C区指的是美国的boreal forest, 在较高纬度的北方森林或者叫亚寒带森林,这种biome的dominant plant应该是coniferous forest, 针叶林所在的气候带温度很低,因此它的叶子要能够忍受严寒。本题要注意对生态位的理解,它主要是影响生物分布的各种因素,要具体结合题目去分析。
b)这道题目比较的b和d区分别是草原grassland和落叶林deciduous forest,让我们选择一种气候特征来比较并解释两个区域的corn rootworm感染程度,从图上看会发现两个区域纬度范围大致差不多,因此温度可能比较相近,但是precipitation差异不大,草原降水量低,比较干燥,而且wild fire比较频繁,因此rootworm存活不易,感染程度应该较低,相反落叶林降水相对较多,rootworm也不常因为火灾死亡,感染程度应该较高。
(c)到(h)考察的是Unit 5 Agriculture相关的知识。
(c)这道题目属于开放性题目,即逻辑合情合理,合乎所学基础知识应该可以拿到分数。例如支持用Bt 比 HT 获得的玉米产量高,原因从题干中可以找到,Bt这种转基因的玉米品种可以产生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害虫有抵抗力,这样害虫就无法去吃玉米植株,不会导致减产;HT这种玉米转基因品种的功能是对某些商业除草剂有抗性,即喷除草剂除野草的时候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减产,也是make sense的。题目难度中等。
(d)这道题考察的是corn rootworm对BT玉米中所含的对它不利的protein进化出了抗性,因此一部分pest individuals can survive,题目难度不大。
(e)这道题考察的是使用农药或者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最容易想到的可能就是while removing some weeds, other beneficial plant species in the fields will be likely to be affected and the species diversity might decline.(本题难度相对较低)
(f)这道题目主要是问种植的HT大豆,除了供人类食用之外可以怎么用,例如作为动物的饲料;或者是榨油,做bio-diesel都是不错的选择 (题目难度中等)。
(g)把森林转换成农田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在历年的FRQ题目中经常出现,例如森林是habitat, 因此会造成loss of habitat. 或者trees’ root system can hold water and soil, 转化之后容易造成soil erosion(题目难度简单)。
(h)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中有一种agroforestry, 即planting vegetables and trees in the same land, 可以reduce soil erosion. 这道题目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说跟(g)问的环境问题一定是上下呼应,匹配的。题目难度中等。
生物学
今年的AP Biology Q1和Q2考察的都是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s有关的知识点。Q1侧重光对于pigments生成的影响,而Q2更多的是在考察具体的kinase molecule对于glycogen synthase和glycolysis的影响。
两道题的题干和知识点并不难理解,且考点较少,不过具体的pathways比较细致,需要一定的逻辑推断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道题目的具体理解思路
第一题
第一题题干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覆盖膜可以有效的降低雷雨天气对于苹果树的影响,但是这个覆盖膜同时也降低了苹果树对于光的有效吸收,所以研究出了一种反光覆盖膜可以将光线返回到苹果树上。
根据这些信息,实验人员将相同基因构成的苹果树分为反光膜和草膜两个实验组进行对照实验来研究光的吸收对于色素生成的影响。
A)这道题考察对于Figure 2的理解。光在激活PAL enzyme中的作用主要是激活phosphatase activity(磷酸酶,作用是hydrolysis of organic phosphates,可以理解为去掉一个phosphate group)从而将inactive phophorylated PAL转化为active PAL。这道题的主要信息都可以从Figure 2得到。
B)这道题考察的是实验的变量中的dependent variable。这里受到光照而变化的是concentration of pigment in apples grown with grass ground cover and reflective ground cover。
C)这道题考察的是实验中的control variable,控制实验使用的苹果树的基因完全一样可以去除基因的不同而导致的pigment浓度的不同,使得pigment的浓度的不同可以被总结为完全受到环境(光照)的影响。这个考点属于FRQ课上讲到的nature vs nurture。
D)这道题考察对于Figure 1中的数据的理解。在0.5m到1.5m的测量高度之间,grass cover都会导致较低的反光率,而reflective ground cover都会导致较高的反光率。
E)这道题考察对于Table 1中的数据的分析。算出Flavonoids一行的两个数据的差,除以reflective ground cover的数据,再乘以100%即可得到percent change。注意这里是要写出mathematical step而不是直接给出具体计算结果。
F)这道题给出了一个变化点:将苹果树的基因进行修改使得PAL enzyme无法被激活。这里需要给出的预测是grass cover的pigment concentration会少量降低,而reflective ground cover的pigment concentration会大量降低。
G)这道题和F小问是一组的问题,需要解释F小文的prediction。因为光的作用是activate PAL enzyme,最后的结果是升高pigment concentration,而PAL enzyme无法被光activate就代表光的吸收的效果大大降低,所以两个cover的pigment concentration都应该降低。
H)这道题目考察对于Figure 2的理解以及对于变化的逻辑推理。activate kinase会导致inactive的PAL enzyme,所以会导致和G小问一样的结果。
I)当光线吸收的较多时,pigment会增减,从而增加紫外线的吸收和减少mutation发生的概率。
J)这道题考察对Figure 2的理解,当没有光线时PAL处于inactive的状态,且会被degraded。
第二题
第二题题干提供的信息主要是Glycogen分解可以生成Glycolysis的中间物Glucose-6-Phosphate,kinase(包括PKB,GSK,PK,他们之间会互相影响)可以将ATP里面的phosphate group传送到glycogen synthase和glycogen phosphorylase的氨基酸上从而影响glycogen的生成和分解。
A)这道题给出了一个变化点:glucagon receptor一直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这里需要给出的预测是glycogen phosphorylase的activity会增加。
B)这道题和A小问是一组的问题,需要解释A小文的prediction。因为glucagon receptor的激活会激活PK,而PK又会激活glycogen phosphorylase,所以glucagon receptor的长期激活状态会使得glycogen phosphorylase activity增加。
C)这道题考察对于Figure 2的理解,Glycogen Synthase的作用相当于去除掉glucose 1-phosphate里的phosphate group,而GSK3可以将ATP中的phosphate group给到glycogen synthase使得它无法再拿走别的phosphate group从而被inactivate,所以ATP相当于是co-repressor的作用。
D)这里考察的是phosphorylation对于enzyme activity的影响。enzyme inhibition主要需要讲到两点,一是structure(active site)改变了,二是function改变了。
E)这道题又给出了一个变化点:glycogen phosphorylase的activity增加。根据Figure 2,我们可以看到glycogen phosphorylase activity增加会导致glucose 1-phosphate增加,从而导致glucose 6-phosphate增加,而它是glycolysis的中间物,所以可以继续进行glycolysis从而增加pyruvate的production。
F)这道题结合了糖尿病的背景,这里需要证明题目中给出的药物有和insulin类似的效果。Insulin可以activate PKB,从而inhibit GSK3,而GSK3会inhibit glycogen synthase,所以负负得正,insulin最后会activate glycogen synthase,而药物可以inhibit GSK,最后的response也是activate glycogen synthase,所以效果和insulin类似。
总结
这两道题目并没有像预计的一样横跨多个单元的知识点,考点少而细,难度适中,需要同学们在考试时对于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s环环相扣的形象有逻辑层面的理解。

2025-07-07
2025-07-05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2
2025-06-28
2025-06-26
2025-06-25
2025-05-16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