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筛选

gap year国内和国外的区别有那么大吗?

来源:渊学通
发布时间:2022-09-05

  最近,gap year火了,随着选择gap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舶来的概念也就逐渐走入了大家的视线,大家提到的点多数是考研二战、实习打工、参加志愿活动等,似乎听起来多数国内学生的“gap year”都是在下一阶段的生活而努力,或者留学,或者工作。



  这个“gap”并不像字面意义上的那样有着从紧凑的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味,因而多了几分消极的意味。

  正如网友所评价的那样:现在你连gap day都会觉得焦虑。

  还有人说,外国学生的gap year就不是这样的,他们可以真正从曾经的生活中跳脱出来,喘口气,通过旅行、做义工、在家休息等方式来实现精神的放松,享受生活。

  事实真是如此吗?小渊浅盘点了一下外国人度过gap year的方式,大致包括以下4种。一起来看看吧~


努力搬砖型

  搬砖即工作或实习,可能是有偿搬砖,也可能是无偿搬砖。这不仅是数据上最多学生提到的gap year计划之一,也是最多网友提到的经历类型。

  一份专业调查报告显示,85.5%有计划开始gap year的学生都有打工实习的准备。

  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Malia Obama也在自己一年的gap year中当过“打工人”这一角色。

  当然了,她在好莱坞电影行业巨头温斯坦公司(Weinstein Company)的打工显然跟我们的打工不是一个层次的打工。

  更多的“外国人间真实”是这样的——

  学历不高,没钱出去旅游,也不想过渡依赖家里人,所以选择gap year工作攒下自己的学费。

  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意外地带来了宝贵的收获。

  多种打工,综合锻炼自己的能力,当助教、当服务员、当老师.....

  也有通过打工寻找自己未来想要的生活方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试错,实践出真知。


助人助己型

  参加志愿活动,也是多数外国学生会选择的一种活动方式。

  另一份专业机构发布的gap year学生采访中提到,多达79%的学生都有过参与志愿活动的经历。

  一方面,不少网友称志愿活动能增长他们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认识。

  像这位外国学生就通过在教堂的社区学习中心教授英语加深了对文化和宗教的认识,从而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方向。

  另一方面,志愿活动也能带来现实回报,比如说丰富简历、提高申请学校或公司的录取机率。

  这位网友便是如此,一年City Year志愿活动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巨额奖学金、学术优绩、更多的提升机会。


四处旅游型

  Gap year旅行可能是最令大家羡慕的一项活动了。

  从忙碌、紧迫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四处旅游,不用为升学烦恼,不用为生计惆怅。真正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岂不美哉?

  外国学生在gap year中纯散心游乐、思考人生的,确有一部分。

  花了一整年时间到印度旅游、思考自己真正心之所向的Steve jobs就是典型代表。

  除了自行开启一段思考之旅,旅行途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从中学习到的生活哲学也能受用终生。

  这种状态固然很好,但听起来未必也太理想化了吧?

  短期还好,真的有父母能放心自己孩子啥也不干,一年光旅游去了吗?

  这是不是你的互联网嘴替?

  显然,并不是所有外国父母都如此阔达放飞的,就连奥巴马女儿旅游回来后也得乖乖上班去。

  调查发现,gap year期间出去旅行的学生们约占采访人数(246人)的89%。

  而在这些学生当中,又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是“带着任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旅行实际上是gap year服务机构提供的一种项目或是项目的一部分。

  比如说,这位来中国学武术、学《道德经》的仁兄,实际上参加的是一个中国语言文化学习的项目。

  再比如说,这位到肯尼亚旅行的学生,实际上还参加了一个为期10周的公益实习活动;回国后,他还飞到旧金山参加了Yelp公司的暑期实习。

  在外国,这类提供gap year专业规划或gap year活动项目的机构并不在少数,其项目周期也在3个月到12个月以上不等。

  他们能为gap year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包括社区服务类的、教育类的、工作实习类的。

  Gap year服务行业的成熟无疑是为学生们在空窗期提升自我创造了不少机会和空间。据统计,仅在英国的志愿项目结构就为学生们提供了至少50,000个项目名额。


忠于自我型

  忠于自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是进行自我的审视和反思,也可以是随心所欲地生活,俗称“躺平”。

  外国人普遍认为gap year是一段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在这个特殊的、充满不确定的时间里,你可以去反思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多数学生会选择在实践中去发现这一点,毕竟35%的受访学生都表示,自己也很担心空窗一年会造成自己跟同龄人之间的差距,何况gap year本身就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有部分学生选择通过居家阅读、写作等方式寻找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但只做这一件事的学生并不多。

  比这更少的,也是普遍外国学者和学生们都持消极意见的一种方式,那就是纯粹的娱乐、彻底的摆烂。

  大家认为,如果你把一整年的时间都花在开派对、跟朋友约会上面,那肯定是非常轻松快乐的一年,但同时这对你的职业目标和学习进程毫无作用。

  毫无计划的gap year是不值得过的。

  “整天在家看电视跟选择gap year生活不能相提并论!Gap year是从长期职业轨道中获得休憩和年轻人自我提升的一种结合。”

  看了这么多种度过gap year的方式,不知道你有没有对外国人的gap year了解一点呢?

  多数外国学生都不会只选择其中的一种,而是会多种结合以丰富自己的经历。

  同时,每个人的gap year又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必须得拼命工作才能挣得学费,有人选择参加系统性的学习项目或者实习项目来充实经历,还有人选择轻轻松松地在家里躺平睡大觉。

  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即使是最令人称羡的“旅游gap党”也并非不需要面对生活和社会的压力。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苦乐参半。

  有上文中提到的种种令人满足的收获,如自我发现、学习新技能、充实自己的简历增加就业或学术深造可能。

  但还可能需要面对父母的质疑和不理解,也可能会陷入前途迷茫的恐惧和崩溃,就像下面这位网友提到的。

  选择gap year也好,不选择gap year也罢,二者各有优劣;选择这种度过gap year的方式或者那种方式也都各有利弊,关键还是看我们对这些优劣利弊的权衡和预期。

线


  小渊认为,只要我们清楚自己希望且能够从这一年中获得什么并提前做好规划,并愿意承担其潜在的风险,那我们的gap year就是值得的,祝打算gap的朋友拥抱理想的结果、享受自我提升的过程~



渊学通留学
专注国际课程规划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