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时期的申请季!怎么应对
不再强制要求标化成绩,是否代undefined真的不再重要?除了成绩,还有什么可以向招生官证明自己的实力?参考指标不同,选校是否可以不按常理出牌?.....这个暑假,准备留学的我们还能干点啥?下面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一线资深从业者的角度,来解答留学家庭的真实疑惑,来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这个最特殊的申请季。
01 。
2020暑假
真的不用准备SAT考试了?
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美本前100的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都不强制今年的申请者递交标化成绩了。就连曾经特立独行的MIT麻省理工学院终于宣布在2021年秋季入学申请中暂停提交SAT/ACT成绩的申请要求。
包括目前香港通关将再延长至9月7日,估计8月的香港SAT可能又要泡汤了…… 但实际情况是,准备早的学生早就拿到满意分数,准备晚的还没考过试,更有一批学生夹在中间有个1400出头儿不上不下成绩,不知道申请前还有没有机会考试。
那么,今年的美国大学真的不在意SAT成绩了吗?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准备呢?
如果到申请季前都无法参加考试,自然可以不递交。
但是有成绩,却不满意,比如目前SAT1420,想去名校,该交还是不交呢?建议综合考虑自己的就读学校,GPA情况,托福成绩,以及其他成绩如SAT2或者AP,还有推荐信情况来做一个综合判断。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标化成绩和其他的材料体现的学术能力一致则提交,如果远低于其他材料体现的学术能力,则可以不提交。当然如果自己无法判断,还是寻找专业的升学指导机构和顾问老师协助评估。
(2)“高SAT、高GPA的学生还是有优势的。”
高SAT、高GPA的学生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知名高中的学生。美国大学以往没有对SAT分数的强制要求,但达到门槛一直都是他们录取的”潜规则”,虽然分数不是录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体现学生学术成绩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确实,很多学校的线上网课效果不好,也让GPA的评估打了折扣,但如果你申请规划做得好,高二上学期应该就已经有不错的SAT分数,高二下学期也有几门AP傍身,这也是美国大学一直强调的早规划的一部分。
(3)“不要忽视语言成绩的重要性。”
虽然目前不强制SAT成绩,但是,如果能在申请之前有机会考试,大家还是不要错过。那么,什么样的分数足够提交呢?对于目标前25名大学的同学来说,达到1450以上是基本门槛。除此之外,不要忽略语言成绩的重要性,也就是托福/雅思等成绩。大家一定一定要保证托福出分,尤其是口语分数,25分+是前30大学的基本要求。
02 。
疫情主题要不要写进文书呢?
疫情对我们的生活都产生了或多或少不同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在疫情期间还通过募捐物资、做志愿者等方式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有的同学因此产生了很多对人生的思考,大家都认为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是否要选择疫情作为文书主题?具体该怎么写?

△6月下旬,美国大学申请平台Common App作出更新,新增了一道可选的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文书题目
疫情半年,影响深远。不少学生想写与疫情相关的题材,就像当年汶川地震大家都写地震题材一样,这样很容易进入套路。建议大家不妨多去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个体,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如何能够帮助小到自己的家庭,自己周围的人,大到这个社会。尤其是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中,身为留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逆行的群体,我的身份和价值是什么更加耐人寻味。
(2)“疫情文书,更像是补充说明。”
新增的疫情补充文书可以考虑写。
这里说的不是主文书,而是今年common系统中新增的一篇关于疫情影响的补充文书,但如果确实受影响较大,其实可以考虑补充进去,比如自己家人是否属于医务人员,疫情期间受较大风险,或者美高学生回国问题等等。
就像是一个事件的补充说明,让招生官了解到你经历了什么,同时可以侧面解释申请中薄弱环节产生的原因,比如2-5月因为学校、家庭等情况导致备考中断,没有获得满意的AP成绩等。
(3)“申请如选秀出道,要能够自洽,且高级。”
疫情下的影响和变化是人人都在经历的。但如果主文书写这个题材,并不一定会受欢迎(除非有深刻、特别的理解)。
但申请就如选秀出道,从活动列表、主文书、附加文书,再到面试等,每一部分的展示都要体现自己的标签特色,相互呼应。
整个申请要能够自洽,且高级,这才是今年录取的重中之重。
03 。
除了标化、文书
还可以做什么来增加录取概率呢?
今年的特殊背景下,考试没有机会、活动也无法参加,哪些层面的录取侧重会增加,我们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增加确定性呢?
(1)“暑假千万别浪费!能上的课尽量还是要上。”
暑假千万别浪费!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申请准备节奏,暑期无法赴美探校、考标化、参加夏校,但是多数优质夏校都转为线上了,建议大家能上尽量上,远程夏校也要与教授约office hour,争取拿到推荐信,为你的申请助力。
当然没夏校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国内一些实地科研、调研的好项目,或者多利用Coursera、edx等知名网课平台,这些都可以从不同层面提升你的背景,增加录取成功率。
△疫情让很多学生不能出国上夏校,参加项目,但依旧可以从身边做起
(1)“抓住第三方面试机会。”
抓住第三方面试机会。疫情影响,线下面试基本没戏,校友面试的学校或者名额也可能减少,想要在成绩之外更加凸显自己,第三方面试例如INITIALVIEW会更加重要。
04 。
2020申请策略怎么定
如何选校更有利?
早在3、4月份的时候就有不少名师提到今年的申请反而是个契机,录取名校会更加容易。事实真的如此吗?具体选校有什么建议?
(1)“对于学校而言,这会是无比惨烈的一年”
今年ED早申请竞争将会异常惨烈,这个惨烈是针对学校而言的。
(2)今年学校是真的愁招生。因此,在ED阶段各大学很有可能会”哄抢"一些数量很少、符合要求的申请者。
换句话说,ED选好了真的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建议大家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学校内做适当冲刺!
(3)“适当增加选校名单。”
选校可以做宽。以往学生们都是尽量精简选校清单,但今年不确定性较大,建议大家适当增加一些申请学校,在不确定性中增加一些确定性。确实,往年也有部分顶尖学生,因为申请学校太少而与顶尖名校失之交臂。

除了ED,同学们一直喜欢提前找一些EA的保底校,确保12月拿到保底录取,RD可以更加冲刺。但是今年,这些“选校套路”或许不会100%管用了。今年,不少学校改变了申请提交截止时间或最终放榜时间,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为例,今年UIUC的EA结果会和RD结果一起在明年2月公布,而这也直接导致UIUC传统意义上EA提前在12月中拿到保底offer的意义失去。所以,在坚持ED、EA的基础之上,建议大家可以改变思路。比如增加申请方向,包括英国,加拿大,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大学都可以添加进广大留学生的申请名单,无论是作为应对美国变化莫测的国内形势,还是追求申请专业实力的方案,多国别申请都是今年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
坚定自己的选择和信心,把握好每个细节,充满乐观、饱有激情地完成申请,相信每位学生都会获得满意的录取。

2025-02-20
2025-02-19
2025-02-18
2025-02-16
2025-02-15
2025-02-13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08
2025-02-06